欢迎来到培训品牌网!

全国切换城市

13113037184

位置:培训品牌网 > 新闻资讯 > 育儿知识 >  福建省0-3岁早教指南(试行)

福建省0-3岁早教指南(试行)

来源:

2021-07-19|已浏览:19次

第一部分 总 则 一、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,为指导家长、抚养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开展0-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,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0-3岁儿童教育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,为0-3岁儿童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,根据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、0-3岁儿童教育现状和发展需要,特制订《福建省0-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 二、《指南》是建立在国内外对0-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研究的基础上,从0-3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制定的。 三、《指南》为福建省学前教育机构实施0-3岁教育工作提供指导,也可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。 四、0-3岁早期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: (一)顺应原则:尊重0-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,顺应儿童的天性,把握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水平,关注儿童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,创设适宜的环境,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和谐发展。 (二)关爱原则:重视儿童的情感关怀,强调以亲为先,以情为主,赋予亲情和关爱,尊重儿童的意愿,创设宽松、温馨的家庭式氛围,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。 (三)生活原则:在教育实践中,要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儿童感兴趣的、富有价值的教育内容,将教育贯穿在一日生活之中,丰富儿童的认识和经验。 (四)活动原则:提供安全、可操作、能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活动材料,开展丰富多样的、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特点的游戏活动,让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,开启潜能,推进发展。 (五)融合原则:0-3岁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,应把儿童的健康、安全和养育工作放在首位。保育与教育工作应紧密结合,做到以保为主,保中有教,保教合一;教育内容要有机联系,相互渗透,注重综合性。 (六)差异原则:重视0-3岁儿童在生长与发育、动作发展、语言发展、认知发展、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,关注多元智能,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,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。 第二部分 0-3岁儿童发展水平、内容要求 0-1个月 发展水平 生长与发育 1、满月约增高2.5-4厘米 2、体重约增加0.8-1千克 3、头围约33-38厘米 4、胸围比头围约小1-2厘米 5、皮肤饱满、红润 6、体温随温度变化而升降 7、视力模糊,但能看清眼前约20-30厘米左右的物体 8、母乳喂养者大便为金黄色、糊状,牛奶喂养者大便淡黄色、软膏状,母乳喂养者大便次数比牛奶喂养者多 9、每天约睡16-22个小时 10、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-3天出现,第5-7天达到高峰,10-14天内自然消失 动作发展 1、俯卧时会试着抬头,仰卧时向两侧摆头 2、觅食、吮吸、吞咽、握拳等无条件反射较完善 3、四肢能笨拙地活动,上肢活动多于下肢 语言发展 1、能发出细小的喉音 2、对说话声 3、尤其是高音敏感 认知发展 1、对甜、咸、苦有不同的反应 2、对熟悉或新颖的听觉刺激有反应 3、能转向声源处 4、能注视红球 情感与社会性 1、喜欢被爱抚、拥抱 2、看到人的面部表情、听到人的声音有反应,哭吵时母亲的呼唤声有安抚作用 3、喜欢看人脸,尤其是母亲的笑脸 内容与要求 1、让孩子在空气清新、温度适宜、洁净温馨、安静的房间里自然睡眠。 2、母乳喂养,按需哺乳,给孩子哺乳时要面带微笑。 3、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和干燥,勤洗澡,及时换尿布、衣裤。 4、测查孩子的视听能力,经常观察其大小便,护理脐带,防止感染。 5、为孩子提供适量的视觉刺激,如距离15-30厘米远的、颜色鲜艳、会动的玩具或人脸图片,每隔4-5天轮流更换。 6、让孩子经常听轻柔的讲话声、音乐声或玩具声。 7、经常抚摸和搂抱婴儿,关注、理解孩子的哭声等表达需求的信息,满足孩子的需求,让孩子充分享受母爱。 8、出生时给孩子接种卡介苗、乙肝疫苗。 9、积极配合医院或社区的随访交流。 10、孩子满月体检,并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。
在线报名:
  • 相关阅读